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球观天下!以城乡融合推动全域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2023-04-10 09:55:40 来源:学习时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县域来说,应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从供给结构入手,统筹配置基础要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城乡一体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一是破除制度性瓶颈。推进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域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引育工程,使人才、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实现城乡双向赋能。二是畅通互动性渠道。打破城乡边界格局,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拉近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物理距离,有条件的地方可实现100%乡镇通二级路、100%行政村通双车道,使农村物流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提高公路密度,推动构建新型城乡融合关系。三是配置流动性要素。实施四好农村路、便民化服务、自来水入户、天然气贯通、农村公交“五个全域”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努力使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天然气通村、宜居乡村达标率均100%,实现城乡一体、同质同价,推动现代化、绿色化城乡同步建设。

从市场导向入手,以新发展理念指向产业重点,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构建低碳化、融合型高质量产业体系。一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深度融入相关城市群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全域推广“以种定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大园区+小业主”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形态,健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基本实现农业园区化。主动探索生产—消费循环机制,将本土优秀农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农事体验、研学旅游、生态康养等,建成更高水平的地域粮仓示范片,重塑“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城乡意境。二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注重提高产业集中度,坚持优胜劣汰、腾笼换鸟,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标准地”“标准厂房”供给,推动域内产业完成绿色转型,实现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产业园区循环化升级,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地,提升传统产业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三是培育壮大新型工业。主攻绿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建链、强链,聚焦晶硅光伏、锂电新材料等细分领域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工业集中集群发展,形成高质量绿色生产方式。

从需求品质入手,全域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深入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中的传统生态道德和生态元素,通过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及舆论宣传、文艺创作等方式,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培育全民低碳参与意识。可开展世界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专题活动,邀请“环保中华行”“大地文心”作家采风团走进推介,宣传全民参与保护生态环境、低碳出行等绿色生活理念。全面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创新实施“小手拉大手、小朋友带动大朋友”生态教育,实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理念“大小”传播,倡导形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三是扩大绿色生活方式影响力。出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领域的标准性文件,规范引导生态农家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强化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管理,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

(四川省丹棱县委书记 郭红)

标签:

<  上一篇

全球播报: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 1 号”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