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春,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第一次作为主人公被搬上银幕。这是一个讲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热血故事,亦是今天的复旦人在建校118年之际献给母校的一封情书。
(资料图)
电影《望道》不仅再现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望真理、守大道的故事,还集中刻画了“五四”一代的形象,很多内容和历史人物是首次在中国电影银幕上呈现。而对于复旦人来说,这部电影的创制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上影集团的中文系校友徐春萍是电影的监制,渤海华美的应用力学系校友卢长祺是联合出品人,上海银行的国政系校友朱健是战略合作伙伴,复旦大学的国政系校友蒋昌建首次“触电”,在影片中饰演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
“唯信仰和热爱不可辜负”,影片主题里蕴含着浓浓的复旦基因,这也是复旦校园文化历经迭代而持续繁荣的精神内核,更是百年人文教育所积淀的理想主义传统在复旦人身上的投射。
一
复旦大学校史上大师辈出,不少学术耆宿、名教授均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且做过贡献,如王蘧常、朱东润之于书法,洪深之于戏剧,伍蠡甫之于绘画,赵景深之于戏曲……历届校友中于右任(书法),徐悲鸿(美术),水华、舒适(电影),马彦祥(话剧),陈铎(电视),梁晓声(剧作家)亦各有高超的艺术造诣。改革开放伊始的复旦大学很早就意识到,要传承“歌诗习礼”的美育传统,并非旨在培养艺术名家,而是要努力构建新时代健全而丰满的个体,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接受真善美的艺术熏陶,推进学生美育素质的整体提高。
1987年5月,复旦大学成立了院系级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艺术教研室(后易名为复旦艺教中心)。老校长苏步青、谢希德先后聘请谢晋、程十发、谭冰若、司徒汉与谭盾为兼职顾问教授,充实专业师资力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艺术教研室的老师们积极调研、备课,紧锣密鼓地开展了艺术理论、审美鉴赏、技能实践三大类课程建设,陆续开设当代电影美学、中外音乐审美、中西美术、审美教育导论、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等多门公共艺术课,深受学子欢迎。在综合性大学中,复旦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电影课程的高校之一。
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派出一些德艺兼备的师资,分别到校话剧团、影视评论协会、合唱团、书画社、民乐队等学生社团担任指导老师,协助举办每年一度的全校学生歌会、剧社创排新剧、大学生电影节等学生艺术活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旦校园,有一道道迷人的文化风景线。其中,成立于1981年的影视评论协会由中文系学生创办,举办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如1987年,参与上海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协会开始形成机制完善、专业独立的影评力量;1989年主办奥斯卡专题影展,电影《黄河谣》的首映式让人印象深刻。
二
曾记得,相辉堂的电影首映式、大草坪的诗歌朗诵会、“3108讲座”和“大家沙龙”的话剧,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的“复旦之光”。复旦大学的校园文化所展现的开放、包容和先锋姿态,在上海高校中都独具影响力。在复旦人和电影的渊源中,电影首映式不能不提。
电影首映式兴盛于复旦大学,有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复旦大学深厚的学术氛围。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艺术教研室和中文系推出了中外电影简史、影视鉴赏与评论、电影美学等课程,伴随着第五代导演兴起的中国电影新浪潮,复旦校园对于潮流的感知是敏锐的;二是来源于高校特有的场域功能。在没有豆瓣评分的年代,大学是许多新锐电影导演的向往之地,他们都想让自己的新作走进校园接受进入市场前的检阅,大学生代表着当时最挑剔的眼光和最独立的批评。
1988年,首执导棒的张艺谋带着《红高粱》赴柏林参加电影节前夕,走进了复旦大学。相辉堂试映完毕,当时尚不知名的张艺谋被同学们高高抬起,和着一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夜幕下的校园游行气氛热烈。彼时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是日后崛起的第五代导演的大本营,他们以锐意创新的姿态引领了中国电影的西部片创作热潮。
我至今记得1991年的深秋,电视剧《围城》在复旦大学引发轰动。《围城》连映三天,学生们差点把文科大楼电化教室的门挤破。当时笔者正在复旦大学主持电影评论协会,在上影厂的支持下和黄蜀芹导演有了初次交集。记得第一次见到黄蜀芹时,刚拍完《围城》的她十分疲惫,因右小腿粉碎性骨折而坐在轮椅上。尽管影片未映先热,已经在圈内获得好评,但黄蜀芹十分低调,再三叮嘱大家不要期待过高,要学生多提意见、少表扬。她给我写了一张条子,让我到上影厂去借调样片。11月5日开始,《围城》的放映持续了三天,每晚4集的节奏点燃着学子的热情,电化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3小时放映过程中,全场的笑声和欢呼响起无数次,回想起来,那种场景不像是观看电视,更像是参加演唱会。
几天后,我邀请黄蜀芹来学校做讲座。她不顾医生反对,坐着轮椅在3108教室的讲台上与学生们交流了两个多小时。有位同学请黄导对《围城》作自我评价时,她平静地表示:“现在大家看到的《围城》是我所能理解和表达的,我很幸运,但它绝对不是高峰,相信今后也许有人会比我改编得更好,这些人也许就在你们当中……”这面对面的交流,直接而朴素。
三
在所有有关复旦大学的电影记忆闪回中,校友影展的策划和举办亦是一抹亮色。今天看来,它实际上是尝试开创了当时上海高校最具特色的电影节。依托学校支持、老师指导和学生组织的模式,1988年和1991年连续举办两届的校友影展,融学术性和纪念性为一体。
所谓校友影展,即把复旦校友参与编剧、导演和表演等主要创制环节的影视作品进行集中展映。20世纪80年代中国影坛风起云涌,以复旦大学中文系为代表的文科学生时常活跃在第四代乃至第五代中国电影导演作品的创作一线。1988年初冬,在几无资料的困难条件下,师生们走访各系、查询校史室、调动各种关系收集信息,如期在校门两侧的中心宣传廊办起了“历届校友影视回顾展”,由海报、照片和文字组成的“大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观展者,引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首届校友影展还放映了《盗马贼》《神奇的土地》《肖尔布拉克》等6部影片,特邀中文系校友张锐(《盗马贼》编剧)赴校园作报告……
几十年过去了,复旦同窗聚首时总还会聊起校友影展。我们有些许遗憾,两届校友影展举办时,我们都想把梁晓声请回来开讲座,复旦校友中,在文学和影视领域耕耘最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可惜未能如愿;我们也满怀期待,每每听闻复旦学子创作电影的消息,影视评论协会的师生们总会在微信群里热议。例如,在电影《望道》上映之前,93级外文系校友陈杰编剧、执导的儿童电影《暑期何漫漫》已在全国公映。
短视频时代来临的当下,校友影展已无法穷尽复旦学子的影像,也无法定义电影的内涵和外延,但对于母校而言,它的意义依然存在:校友影展没有明星、不设红毯,不是电影节,它只代表一种关注。是电影以复旦人为名义的传播,体现荣誉感的身份认同。校友影展没有竞争、不设奖项,更不是名利场。它只是一种回眸。所谓“桃李满园竞芳菲,银幕相聚报春晖”,它是复旦人以电影为媒,献给母校的一缕心香。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