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几条河,因其“水脉合着史脉”,观尽沿河的沧桑变迁,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角,遂而成为一个地域的标志。蒲汇塘就是这么一条河。
【资料图】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四季,我们邀请了文来初中的青年才俊来诵读《蒲汇塘》。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塘桥的前世今生》节选。一起跟着声音,看看塘桥的几次修缮……
整整500年,历史与大自然的风雨冲刚剥蚀着塘桥。塘桥衰老了。清同治三年(1864)塘桥重修,不知什么原因,除了在塘桥东侧上镌刻“蒲汇塘桥”“明正德十三年徐寿张勋募建”“同治三年重修”这简而又简的文字外,至今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这次重修的资料。于是,我们只能推断,由于太平军战乱造成了塘桥的破坏,以至战乱刚过就迫不及待重修了七宝的象征塘桥,以显示国家中兴的气象。
此后,抗战胜利。人们欣喜之余为塘桥搭起了顶棚。又然后到了1979年,动乱刚过百废待兴之际,塘桥却又迎来了缮修。这次大修把桥面石阶全部重新整合铺垫,修旧如旧。修复后的塘桥依然保特了原来的神韵:深厚、朴质而寓巧于拙,凝重而不呆板,动与静,虚与实依然是那样和谐统一。迄今可以看到的昔日塘桥风姿的照片,大抵是这次修缮后的风貌。
塘桥的修建、修缮每次都是国运昌盛之时,这大概不仅仅是一个巧合。
最近一次的“修缮”是2000年,是在前几年刚刚经历了七宝古镇废存之争的风波之后。“修缮”的同时又重修了1973年被拆除的“安平”“康乐”两桥。这三座桥。以其曼妙的身姿与附丽身上的神话不胫而走,现在成了七宝镇的标志物。凡来七宝游览,与三桥合影是游人的题中应有之义,遮阳小伞画中行的美女与塘桥,是七宝古镇美丽的风情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桥的身影已遍布国内乃至海外。
没有改造前的塘桥旧貌(冯念康摄)
经修复后的新塘桥(冯念康摄)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四季,我们邀请了文来初中的青年才俊来诵读《蒲汇塘》。
蒲汇塘位于上海市的西南方向,跨松江、闵行、徐汇三区的部分地区,不算长,不到20公里,但它却是上海西部一条重要的河流。蒲汇塘的中端在闵行区的七宝镇。在这个千年古镇上,有一座横跨两岸的三孔石拱桥——蒲汇塘桥,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由当地人徐寿、张勋筹资建成,距今整整500年。曾备受战火洗礼,几经重修,屹立不倒。早在1963年就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蒲汇塘桥上每天人流攒动,摩肩接踵,桥下静静流淌着的便是千年之河蒲汇塘。站在桥上,望西,是松江的九亭镇,泗泾镇。望东,则是闵行区的虹桥镇、徐汇的田林、漕河泾街道。细细探究,这里水脉相通、文脉相连、人脉相亲,有着农耕文明时代的足迹,使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江南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同时这里也有着近现代社会发展、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印痕,是从闭塞乡村走向文明城市的希望之河,找到了通向光明的去路,海派文化熠熠生辉。
可以说,蒲汇塘一路上所经之处无不是人文荟萃之地。一条并不宽阔的河正因为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从而变得卓尔不凡起来,让潺潺流水声也如此清灵。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蒲汇塘还散发着“红色文化”的光芒。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蒲汇塘沿岸构筑了绵延数十里的碉堡阵地,在攻克过程中,许多解放军战士英勇牺牲,倒在了新中国成立的前夜。所以蒲汇塘是值得后人为她树碑立传的。
8月起,第四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标签:
要文